教育与音乐学院简介
教育与音乐学院概况
(更新日期为2025年5月)
【历史沿革】2001年9月,成立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04年8月设置音乐学、舞蹈学专业,2005年7月5日成立艺术系。2007年6月更名为音乐系,同年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1年9月更名为音乐与教育系,新增学前教育专业。2017年8月新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8年8月新增小学教育专业。2019年4月,随着办学规模壮大,学校系改院,成立教育与音乐学院,保留音乐学、舞蹈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四个专业。2021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转设为桂林学院,脱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与音乐学院于2022年10月更名为教育学院,2025年4月,重新更名为教育与音乐学院。
【学院简介】教育与音乐学院开设有音乐学、舞蹈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共4个专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确立“学高身正 德艺双馨”作为院训。
学院现有校聘教职工71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占比38%。博士和在读博士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61人,占86%。
学院有琴房152间,合唱教室、美术展厅、录音棚、音乐演艺厅各1间,电钢教室3间、舞蹈教室6间,美术技能实训室、音乐活动实训室、幼儿活动模拟实训室、儿童科学教育实训室、婴幼儿保育技能实训室、教育研习室各1间,集录音、录像、排练、演出与一体的多功能厅1个,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MIDI实验中心)1个。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文化人、美育浸润。搭建“学高身正 德艺双馨”文化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坚持开展红旅研学,赓续红色血脉;组织隆重的学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新生拜师礼等,开展“课程思政美术书法作品展”、“铸魂育人大舞台”等融专业实践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活动,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被感染,受教育。着力搭建“青春技艺.放飞梦想”五项全能大赛、舞蹈专业大赛、“系列师范生技能比赛”等师生技能展示和锻炼的成长平台,形成“第一课堂”教学育人,“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第三课堂”实践育人的多元育人平台。
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行业建设需要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的课程体系。提倡多方面、多手段、多平台的教学模式,在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教学大纲的同时,融进地方教材,加强实训课程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坚持“夯实基础、大胆创新、实践展示”的实践教学方式,开展文化下乡、美育浸润乡村活动,致力乡村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音乐、舞蹈、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学院注重创新思维,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历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