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学校组织召开第5次教学管理工作例会,副校长杨庆庆出席并主持会议,各二级学院院长(主持工作)、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教务处重点解读了202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求与新修订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其中,202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以“立德树人、需求导向、交叉融合、实践创新、师范特色”为核心原则,明确了四大优化方向:一是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课程的衔接;二是调整学分结构,突出实践学分占比;三是增设特色模块,融入地方文化与行业前沿元素;四是深化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特别要求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顺应技术融合趋势。方案着重强调实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要求各门课程深度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至善理念,以锤炼学生的至善品格,充分展现育人的独特风貌。
关于新修订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务处明确其由教学任务工作量、教学服务工作量、教学质量建设工作量三部分构成。此次修订增设“教学质量建设工作量”模块,旨在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提质,推动教学质量系统性提升。
随后,教务处围绕教师教学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学期工作量填报规范、评建等工作作具体布置。
副校长杨庆庆在总结时强调,各学院须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相关制度文件,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循学校管理规定,确保新方案、新办法落地见效;在教师招聘中要兼顾师资结构优化与教学需求匹配,合理统筹新教师的教学服务工作安排,为教学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会议现场
(一审:彭黛曼 二审:杨杰夫 三审: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