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理工学院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范生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工学院信息化中心于4月9日—4月10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在校内开展了四次培训。
4月9日晚,由理工学院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心指导老师吴小莉通过QQ群直播方式,详细介绍了课件制作和微课制作的评分标准和重点解说关于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在信息化比赛中的一个作用。她从四个角度来讲解:①课件图形页面应直观简洁②立体几何的动态演示(圆柱体展开,正方体展开)③函数图像(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④中学解题(动点问题,最值问题,轨迹问题)。其中后面三点,老师通过结合历年优秀作品的展示,讲解几何画板的精妙之处。
4月10日上午,由理工学院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李勇刚老师在1209教室开展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比赛文件的解读及科学知识。他说首先确定好选材内容,其次就是集思广益,利用网络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就是突破重难点,利用技术问题做好一个作品。其中他着重强调微课制作是短时间内解决一个小的教学问题,而不是一节课完整的讲述知识点。并且给出合理建议:要入微,细节的展示,利用动态显示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4月10日上午,由数学教育教研室秦丽珍老师在1209教室开展培训,她主要围绕PPT如何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她通过历年两个相同题材的作品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这两个作品在设计动画上的差别,接着通过自己的设计实例展示,例如二重积分的概念,无穷极数,进一步说明在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她总结到在设计中需要抛出问题创设情境,再引入内容但需要注意链接的自然,之后就反复推敲打磨自己的作品。
4月10日下午的培训是通过QQ群直播的方式,由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蒋松泽同学进行微课制作经验的分享交流。他通过微课制作流程、技巧干货放送,这两大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其中提到微课视频制作流程为:选题、研读教材教参、写脚本、制作ppt、完善反思、剪辑录制。与此同时,他还分享剪辑推荐的软件,重点强调了在录制过程中和剪辑演示的注意事项。
今后,理工学院将继续开展有关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高师范生的现代化技能应用水平。相信经过此次培训不仅促进了参赛选手的个人发展,也充分认识到比赛对个人、对学校的重要意义。

图:培训现场

图:线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