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广西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桂林学院承办、青果软件集团协办的“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全区20多位校级领导、60余所兄弟院校专家学者与教师代表,以及人工智能行业企业代表共约400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广西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广西教育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杨伟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邓成,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法人代表王恩界,学校董事长陶毅、校长吴郭泉、党委书记唐文红等出席,会议由副校长杨庆庆主持。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杨伟嘉教授发表致辞。她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广西高校主动拥抱AI浪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初,全区16所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11所职业院校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并建成10余个科研平台。杨伟嘉强调,面对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转化断层”、高端人才“引育留用”的生态短板等问题,广西高校需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发展体系,深化垂直领域的特色化培养机制,打造产教科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伟嘉教授致辞
吴郭泉在欢迎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他提到,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为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描绘了宏伟蓝图,桂林学院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吴郭泉还特别感谢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的信任与支持,并期待与会专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吴郭泉致欢迎词
研讨会期间,主办方组织的四场高水平的主题报告精彩纷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邓成围绕“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变革的理论前沿”展开分享,探讨了AI技术如何重塑知识供给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青果软件集团董事长张光铎博士结合企业实践,展示了AI赋能教务管理的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了技术如何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学习体验。天津大学祝士明教授从教育信息化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国防科技大学徐明教授则聚焦网络安全与教育融合,强调了智能时代数据安全与伦理的重要性。会议期间,桂林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成果展吸引了广泛关注,展示了技术创新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活力与潜力。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这些成果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专家主题讲座环节

师生共同参加人工智能成果展
在闭幕总结中,王恩界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他指出,会议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更是协同行动的起点。王恩界强调,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王恩界教授作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是广西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学校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自治区教育厅和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的指导下,与兄弟高校、企业伙伴共同书写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摄影:张彦华,校大学生记者团周少羽)
(一审:刘颜 二审:赵莉莉 三审:肖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