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校长杨树喆在至善楼8207会议室主持召开二级学院院长工作会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重要理念,并就近期行政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副校长何玲、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会议。
杨树喆首先作了题为《引导、规范、发展: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三个关键词》的领学发言。他表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引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这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总基调和总方向。贯彻落实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方针指引,就需要精准把握三个关键词:引导、规范、发展。引导就是引导民办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范就是要对民办学校的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建章立制,立规矩、定法则,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支出、收益分配、关联交易、资产管理、办学条件、师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防范民办学校的办学风险,推动民办学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就是要高等学校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大众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从满足社会大众入学机会需求转向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上来。
杨树喆指出,引导和规范是手段,发展是目标。引导和规范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不是规模的增长,而是质量的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明确自身功能和定位,公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而民办高等教育除了在个别地区的特定时期继续发挥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性作用之外,主要功能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渐提高,高等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将更加明显,这实际上对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树喆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民办高校提质增效的引擎。民办高校既要面对分类管理、人口红利拐点和多重教育选择的竞争,又要与传统公办高校、独立学院转公高校、本科职业大学、新型研究型民办大学、中外合作院校等进行办学竞争,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赢得主动权。因此,民办高校须守正创新,遵守学校章程,全面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五大战略”。一是坚定“立德树人”战略,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立校的第一人力资源;三是夯实“质量立校”战略,构建实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测量标尺;四是打造“特色塑校”战略,培育一流的专业、课程建设成果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五是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开展纵、横向科研、教研教改与技术服务作为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会议就近期疫情防控、安全稳定、教学、学生双创、就业等工作进行布置和交流研讨。最后,杨树喆结合近期学校开展二级学院及相关教学机构大调整对行政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做好调整过渡期各项工作,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二是规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力;三是强化院长责任担当,发挥二级学院办学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