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研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4月12日星期三上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至善楼1408教室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教学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由白爱萍老师主讲,以“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开辟新道路”为专题。“纲要”教研室和四史教研室的教师到现场听课并进行评课。
在公开课上,白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继续探索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里、中国革命新道路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怎样沿着中国革命新道继续发展等四个问题进行讲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对专题问题的思考。白老师讲述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实质,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必要性与进步性,全面了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红军长征胜利和迎接全民族抗战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白老师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课堂,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使得学生更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分享学生个人观点等,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公开课结束后,教研室组织听课教师在1219会议室对本次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纲要”教研室主任潘济华老师认为,白老师的课堂教学角度新颖,理论性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理论阐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四史教研室主任阳建琼老师认为,白爱萍老师教态自然,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讲授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包博雅老师认为,白老师的课堂运用了大量的史料,使得学生在充分的论据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有了清晰的了解,认识到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发展道路是来之不易的。大家一致认为她的课堂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教学设计完整、教学手段恰当、教学方法新颖,教学组织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图一:白老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生签到

图二:公开课教学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