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教学水平,4月12日星期三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1219学院会议室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第八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潘济华主持,范红老师对本次备课会进行指导,全体教研室成员参加。
会上,潘济华老师首先对“专题八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进行教学设计,从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享,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残暴罪行及其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方针,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
范红老师在指导时强调,要把地方历史资源,特别是桂林抗战文化城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历史事实说话,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道理讲清楚。与会老师围绕“专题八”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提到,要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融入专题教学中,注意回应学生思想困惑,回应社会热点、疑点,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讲清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与会老师一致表示,这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认识,以抗战时期地方鲜活的史料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讲授课程的针对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图一:潘老师在备课分享中

图二:集体备课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