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3-03-07 作者:包博雅 浏览:

3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极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收看“两会”直播,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生活情况,就“两会”热点问题畅谈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常永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催人上进、振奋人心。报告总结了去年及过去五年的伟大成就,又对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议。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提高了接近14个百分点,对今年政府工作建议中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今年又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转型时期的桂林学院马院,要进一步加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把两会精神贯穿到思政课教学过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学校转型发展贡献马院力量。

马俊涛老师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青年”,事关青年就业和住房问题。报告指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国家关注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针对毕业生职业发展需要,应该积极给毕业生组织职业培训,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我们也需要尽最大努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

孙朵老师谈到,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提到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在疫情常态化下稳步前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让老百姓有更好收入,有更好更全面的保障,没有后顾之忧的满足各项消费需求。这些接地气的举措将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提升中国经济高质量前行。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的发展备受瞩目,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刘莹老师谈到,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税费优惠、青年就业、疫情防控、生活服务消费、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内容,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数字,让我们倍感自豪、幸福。过往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和担当。扬帆春风里,奋斗正当时,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将更有信心、履职尽责、不忘初心、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育才。

白爱萍老师谈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了国民经济、医疗、立法、生育、就业、教育等等多方面的话题。这些内容与百姓息息相关,直抵百姓关切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言语间均令人倍感温暖。“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在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国家正在不断地发展强大,经济突飞猛进,养老、医疗等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改善提升……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幸福。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工作建议中,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