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5月29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第十一次网络集体备课会。由亓爱艳老师为主讲备课教师。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潘济华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会。
备课会上,亓爱艳老师对“专题十二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探索中的曲折”进行教学设计分享。她首先提出要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作为重要结论入手对本专题进行阐述,从“第二次结合”思想的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的曲折及其教训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1956年至1976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意义、发生的主要曲折及其教训,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随后,教研室教师对亓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黄巧燕老师认为,增加地方史的案例增强这一专题的说服力。李延老师认为,注意区分这一专题中的有关概念的不同,注意把握其中的成就以及作用。教研室主任潘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要注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有关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的论述与课程专题教学结合起来,讲清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等对探索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次教研室线上备课会,老师们一致认为,亓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建议为“专题十二”的教学提供了思路,给予了很好的启发,提供了教学的方向和借鉴。与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使得老师们通过打磨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专题教学内容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