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自治区科技厅联合公布第二批广西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建设单位名单,学校凭借扎实的学科建设基础及知识产权运营成效成功入选。根据《广西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素集聚、转化机制高效的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服务体系,有效利用专利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
9月11日上午,桂林学院科研与社会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自治区教育厅部署的同上一堂“八桂楷模·大思政课”。学习前,部门负责人传达了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关于收看课程的通知要求,强调本次学习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举措。全体教职工通过“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同步观看课程,围绕“学楷模·当先进”主题,深入感悟楷模事迹中蕴含的初心使命与精神品格。部门全体教职工认真观看课程视频学习后,...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公布了录取论文的结果,总计录取论文10714篇,分为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我校共计5篇论文且都以专题报告被录取,论文被录取的数量、质量创历史新高。我校论文被录取的情况我校创上述历史新高,彰显我校在体育学科有过硬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校在行业内及社会层面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激励我校在被誉为“中国体育科学界奥运会”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勇攀高峰。 (一审:钱伟 二审:...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评比结果(桂教体卫艺〔2025〕10号文),经学院推荐、学校审核、自治区教育厅专家评审多个评审环节,我校选送论文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共有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一等奖数量位居高校组第二!作为本届全区大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征文活动以“服务教育强区建设,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区各本专科高校以及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参与;...
7月19日下午,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召开2025年上半年部门工作会议,部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回顾2025年上半年,科研与社会合作处紧紧围绕《桂林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和《中共桂林学院委员会2025年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精神与要求,不断提升部门服务意识与业务能力,具体工作亮点有:一、科研业绩实现新突破:获2025年广西艺术基金1项(新时代漓江两岸奋斗者),获自治区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体...
为进一步促进音乐学专业师生与音乐教育前沿接轨,5月10日下午,学校科研与社会合作处联合教育与音乐学院举办“艺术课程标准解读与音乐课堂教学分析”专题讲座,邀请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主讲,何玲副校长、科研与社会合作处负责人、教育与音乐学院领导、老师和音乐学专业学生参加活动。尹爱青教授从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导入,围绕修订背景、修订原则、修订特点及内容变化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她指出,《艺...
5月19日上午,由科研与社会合作处、教育与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 “基于面向青年教师成长的项目申报研究与实践—OBE 理念下的‘教-学-做-评’四维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专题讲座,在杉湖家苑 “一站式” 学生社区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系副主任、卢蓬军博士担任主讲,学校青年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中,卢蓬军以《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课程为例,围绕 OBE 理念,深入探讨师范生课程建设的...
5月19日上午,奥地利著名跨界陶艺家Martina Zwölfer教授应邀到城市设计学院开展题为《从陶轮到代码:陶艺跨界的创造之旅》的讲座,讲座活动在艺术工厂128举办。城市设计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工艺美术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代表以及2022级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共40多人参与讲座,讲座翻译由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副教授穆波担任。在讲座中,Martina Zwölfer分享了自己的陶艺创作历程以及灵感来源,尤其强调东方美学对...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搭建跨领域育人交流平台,6月10日晚,外国语学院于弘善讲堂举办“教育家精神”专题讲座。活动特邀永福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八五”普法宣传突出个人赖家明及其普法团队担任主讲,副校长兼学院院长何玲莅临指导,英语专业负责人陆巧华主持讲座,全院400余名英语师生现场聆听。赖家明检察官以“成长叙事+理念阐释”的方式展开分享。作为从乡村学校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深情回顾了早年担任体育教...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教学资源生成与教科研创新,6月11日下午,教育与音乐学院举办“AI 赋能教学资源生成与教科研创新”专题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主任何剑副教授担任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共同探讨数智时代教育新方向。讲座伊始,何老师以 “数智时代的育人” 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当下教育环境的变革。他指出,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紧跟时代步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