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木偶戏联结学前教育新路径,多元活动绘就文化育人新图景——桂林学院文化润景艺术周圆满落幕

2025年11月1日,桂林学院文化润景艺术周在至善讲堂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艺术周以“山水润心・艺汇桂林”为主题,为期六天的活动涵盖表演、研讨、工作坊、讲座等多元形式,不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更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探索了新路径。

铁枝木偶戏研讨:以传统艺韵叩开学前教育新大门

  当日9 时,马来西亚槟城潮艺馆艺术总监吴慧玲(Ling Goh)率团队带来的木偶戏表演与研讨,成为闭幕式前的重头戏。表演中,铁枝木偶在三根铁枝操控下灵动传神,举手投足尽显非遗技艺的精妙,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潮州木偶戏的独特魅力。随后,吴慧玲分享家族五代人从潮州到马来西亚传承潮艺的故事,“外曾祖父母带潮剧团‘过番’扎根,我们这代要让木偶戏走进孩子心里”,其讲述让众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温度。

木偶戏表演

“我是木偶师”互动环节,师生亲手操控铁枝木偶,在实践中解锁技艺奥秘。圆桌讨论“经纬提线,传承共鉴”更聚焦木偶戏与学前教育融合:幼教代表提出,幼儿多接触动画、绘本,木偶戏进幼儿园需简化故事、调整节奏;学生代表建议结合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参与编排;高校代表则提议联合传承人开发标准化课程,将木偶戏转化为绘本、手工课等形式,为传统艺术融入学前教育提供清晰方向。今后,我们将加强与国际友人的联系,学习铁枝木偶戏的文化及操作技巧,同时与幼儿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将桂北文化融入课程建设,并推进其在偶戏表演中的创新实践

“我是木偶师”互动体验

文化润景艺术周回顾:多元活动绘就文化育人全景图

回顾六天艺术周,多元活动点亮校园。舞蹈房内,儿童戏剧教育工作坊以趣味游戏将 “课堂变剧场”,为艺术教育者提供实践范本;独秀书房中,艺术疗愈工作坊搭建心灵桥梁,戴伟教授“乐以润景”作曲分享展现音乐的情感联结力;雁山园里,《桂林山水歌》齐声诵读,让传媒学子用声音勾勒桂林灵秀,诠释“城市即课堂”理念。此外,至善讲堂与排练厅内亮点频现:周强老师的桂剧讲座唤醒本土非遗活力,李玲博士声乐分享打开国际视野,黄奕华教授民族民间舞教学搭建传统与现代桥梁。这些活动并非孤立呈现,而是教育与音乐学院 “非遗+课堂”“艺术+旅游”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让桂剧高腔、侗族大歌融入教学,漓江山水成为创作素材。

闭幕式上,教育与音乐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表示,未来将把艺术周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升级国际交流合作,并组织师生走进景区、中小学服务城市文化建设。随着最佳贡献奖颁奖与精彩回顾影片播放,艺术周圆满落幕,为桂林学院文化育人与城市发展书写新篇章。

杨庆庆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菲律宾艺术团演出

儿童戏剧工作坊活动

艺术疗愈工作坊活动

读书朗诵分享

周强老师桂剧讲座

李玲博士声乐讲座

戴伟教授“乐以润景”作曲讲座

黄奕华教授民族民间舞教学讲座

闭幕式上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致辞


一审:张梅洁 黄红韩二审:黄丽娟三审:周杰责任编辑: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