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解锁“艺术疗愈”新技能,探索跨学科育人新路径

  10月2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疗愈工作坊在桂林学院独秀书房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东营职业学院许明教授主讲,吸引了来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等专业的数十名学生深度参与,共同体验了一场触及心灵的艺术之旅。

  工作坊旨在探索艺术疗愈这一新兴领域与教育、艺术专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赋能。许明教授在理论讲解中指出,艺术疗愈不仅是心理疏导的有效工具,更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他特别强调,对于未来将从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同学,它是理解儿童情绪、引导行为发展的“金钥匙”;对于音乐学、舞蹈学的同学,它则是将专业技能升华为疗愈力量,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的“独门技”。掌握艺术疗愈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将为同学们步入社会打下坚实而独特的基础。

  理论引领之后,活动进入了沉浸式体验环节。在许明教授的引导下,同学们先后体验了绘画疗愈、鼓圈疗愈与身体打击乐等多种形式。

  在绘画疗愈环节,同学们借助简单的纸笔,将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自由挥洒于纸上。无需复杂的技巧,专注的创作过程本身即为一种深刻的自我觉察与情绪释放。

  随后的鼓圈疗愈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富有节奏的鼓声中,同学们围圈而坐。许明教授引导大家通过敲击非洲鼓进行“对话”,无需言语,仅凭节奏的呼应、强弱的变化,便构建起一种独特的共鸣与联结。现场鼓声激昂,笑声阵阵,展现了集体的韵律与和谐的能量。

  最后的身体打击乐环节,同学们在“一起舞动起来吧”的号召下,运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创造节奏,将整个空间转化为一个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场域。这一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艺术疗愈的资源无处不在,身体本身就是最直接、最富表现力的乐器。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多维体验,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艺术疗愈的独特魅力,更启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新思考。大家普遍认为,这场工作坊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艺术疗愈所倡导的创造性、表达性与共情力,正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所亟需的核心素养。

  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是学校在推进“五育并举”、探索跨学科融合育人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成长体验,更开启了将艺术疗愈理念深度融入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新思路,为拓展跨学科育人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生动范例,为培养具备人文关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审:胡顺平二审:黄丽娟三审:周杰责任编辑: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