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简介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是学校统筹涉外事务的核心行政机构,肩负着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搭建全球合作桥梁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学校建设成为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一、部门定位与宗旨
以服务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与海外高水平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促进跨文化交融,提升国际化水平,成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引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 主要职能
1. 校际合作拓展: 负责寻找、评估、接洽国外合作院校,洽谈并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与协议,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2. 学生海外交流: 组织、选拔和管理各类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包括学期/学年交换生项目、短期游学项目、海外实习与实践项目、暑期学校项目等,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3. 教师国际交流: 负责教师出国(境)访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管理与服务,同时协助引进国外优质智力资源,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4. 中外合作办学: 探索和推进与国外大学在本科、硕士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
5. 外籍教师管理: 负责外籍教师的招聘、合同管理、入职安置、日常服务及跨文化沟通工作。
6. 国际化学术氛围营造: 协助各二级学院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讲座,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7. 出入境管理服务: 为学校师生因公出国(境)办理相关批件、签证(注)等手续提供政策咨询和协助服务。
三、 历史沿革
积淀阶段(2001-2009):依托教务处对外事务办公室积累经验;
专业化阶段(2010-2018):成立“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及凯思国际学院,系统化推进国际合作;
快速发展阶段(2019-2024):年因学校职能部门改制,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合并至合作发展处;
升级转型阶段(2025年-):独立设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开启国际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