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唐文红到语言文学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4月28日,校党委书记唐文红到语言文学学院调研工作,并就如何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十四五”规划等工作进行了指导。语言文学学院领导班子、区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以及第二、第三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唐文红书记听取了赵莉莉、谭敏、唐茂妮、陆巧华等四位区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就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创新设计、思辨能力培养、思政元素融合等课程的教学设计。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打造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等问题展开深度研讨。

唐文红书记对语言文学学院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她并针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革教师评价、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评价,建立学业过程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方面和“十四五”规划中“专业建设规划、办出特色、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方面的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规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五个方面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深入调研。她指出,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示范课、金课,必须要有系统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几个通用维度:人的维度(师生)、时间的维度(历史)、空间的维度(中外)、专业的维度(特色)。她强调,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好桂林红色资源,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她希望,语言文学学院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转设发展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语言文学学院老师们表示将继续探索“中华传统美德、爱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尤其是党的光辉历程丰富史料,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使专业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