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统筹做好本学期各教学单位课程创新考核工作,经研究,现决定于即日起对本学期计划开展创新考核的课程开始申报,具体如下:
一、申报原则
1.有利于学生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3.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4.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5.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二、申报对象及要求
1.本学期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包含专业必修、拓展协同必修、职业必修、通识必修)
2.在本科教学指导书中考核方式为“考试”的必修课程
3.同一门课程原则上使用一种考核方式。
三、申报数量:
为了确保课程创新考核质量,各二级学院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择优推荐申报,本次申报的课程门数控制基于各单位本学期开课总数前提下实行限额申报(各单位数量分配详见附件1)
四、申报流程及材料上交时间:
1.教师个人/课程团队申请,填写《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课程创新考核申请表(见附件2);
2.教研室经充分论证向学院推荐;
3.二级学院审核本单位申请表,并按数量分配填写《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课程创新考核备案登记表》(见附件3);
4.报教科处审批。
请各二级学院组织本学期计划开展课程创新考核的老师填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课程创新考核申请表(见附件2), 并于9月21日前上交附件2、附件3到教科处备案(电子版与纸质版),教科处根据备案情况,统筹安排课程创新考核奖励经费,未按要求登记备案的将不予认定奖励经费。
五、创新考核形式建议(仅供参考):
1.“平时+期末笔试+设计性题目”模式
平时占20%,期末笔试占40%,设计占4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带有设计性质的课程和部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如单片机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等,本模式可通过结合工作实际的设计性题目,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平时+操作考试+期末笔试”模式
平时成绩占20%,操作考试占40%,期末笔试占4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部分计算机语言类等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本模式可通过技能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
3.“平时+期末笔试+课程论文+答辩”或“平时+口试+期末笔试”模式
平时占20%,期末笔试占40%,课程论文和答辩占4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公共关系、英语口语等。由于这类课程综合性较强,许多问题又没有标准答案,利用这种考试模式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图书资料、校园网、光盘检索等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
4.“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模式
平时成绩占20%,作品设计占50%,方案讲析占3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艺术类课程,如色彩构成、室内设计、写生等。采用这种考试方法不仅可以通过作品质量考核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方案讲析考核学生设计思想。
5.“平时+作品+期末笔试”模式
平时占20%,作品占30%,期末笔试占5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文科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如电视摄像艺术、广告创意、歌曲写作与改编等,这种考试方法既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现场工作能力。
6.“平时+大作业(课程论文)+ 期末笔试”模式
平时占20%,大作业(课程论文)占30%,期末笔试占50%。有些课程不太适合给出作业,作为替代,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文科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写作、英美文学、基础写作等。
7.其他模式:课程的具体考核形式可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实用性等方面考虑,鼓励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未尽事宜,请与教科处联系。 联系人:钟宜君,电话:3696103。
附件:1.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课程创新考核名额分配表
2.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课程创新考核申请表
3.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课程创新考核备案登记表
教学科研处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