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法系漓江流域县域经济调研,是经济政法系党组织开展的关于考察漓江流域县域经济发展的精品项目。该调研项目着力于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在获得实地考察一手资料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漓江流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征,进而为漓江流域县域经济未来发展提出发展对策与相关建议。5月28-29日,调研小组首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有关漓江流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情况的调研。
5月28日,经济政法系经济学党团员调研小组在经济政法系党员教师的带领下,走访了此次调研的第一站桂林市阳朔县百里新村金桔示范产业区、阳朔县遇龙河休闲农业示范区。阳朔县百里新村金桔示范产业区于2015年12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分布在阳朔县白沙镇百里新村公路沿线范围,覆盖面积47.5平方公里,由“一核两翼三轴”构成,总种植面积10万亩,分为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三部分。调研小组重点考察了以蕉芭林村为主要代表的拓展区。
调研小组深入蕉芭林村,实地考察金桔果园,对果园中的村民进行采访,询问关于金桔种植相关问题,并与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互留联系方式以及预约好下一次考察时间,为下一步深入调研做好铺垫工作。随后,调研小组驱车前往阳朔县遇龙河休闲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被评为桂林市第三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遇龙河沿岸随处可见特色农家乐,主题乡村游项目,并集竹筏漂流、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阳朔旅游的新亮点。
5月29日,调研小组来到调研第二站兴安县,首先走进兴安县溶江镇人民政府,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初步了解溶江镇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调研小组还先后走进桂林兴安灵渠葡萄产业(核心)示范区、兴安县红色湘江蜜桔产业(核心)示范区开展实地考察。兴安县葡萄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是广西最大的葡萄产业区,享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于2015年1月成功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本调研小组经采访当地农民了解到: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成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主要途径。通过此次调查还发现当地农民对“互联网+农业”理念了解不够深入,对新型的各类销售模式仍然处于观望和尝试阶段。
兴安县红色湘江蜜桔产业(核心)示范区位于湘江流域的兴安县界首镇、湘漓镇柑桔产业带。示范区以柑桔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南丰蜜桔和冰糖橙。本调研小组实地走访考察了解到:示范区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
此次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调研小组成员经过前期充足的准备,并通过实地采访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使得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经济政法系2014级经济学专业部分学生下学期撰写有关漓江流域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毕业论文提供了数据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