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与传媒学院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群工作 | 教学科研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作品展示 | 资料下载 | 投诉建议 
-更多-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部门新闻>>正文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燃青春梦想—— 罗保华先生讲述郑氏三代科学家故事


发布时间:2025-06-27 16:36:26  图片摄影:莫彩林  作者:赵雪宇 孙胜杰  浏览量:[]

6月25日,文化与传媒学院在杉湖家苑“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学习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人才”主题活动,特邀资深记者、传记作家、素质教育专家、广西粤港澳侨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罗保华先生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以郑建宣、郑志鹏、郑阳恒三代物理学家、大学校长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结合人文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探讨,为在场学子带来一场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启迪。校纪委书记、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及新闻传播学负责人出席本次讲座。

罗保华以《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的创作经历为线索,深情讲述了郑氏三代科学家的传奇人生。郑建宣、郑志鹏、郑阳恒父子三人皆深耕物理学领域,并担任广西大学要职,他们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却始终心系祖国与家乡。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们以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攻克难关;在教育事业中,他们以赤诚之心培育人才,践行科教报国理想。罗保华特别提及郑志鹏在“三年困难时期”带病求学、坚持科研的感人故事,以及其团队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一成就被《人民日报》誉为“我国高科技领域又一里程碑”。郑氏三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学子。

罗保华聚焦人文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连接,为青年学子指明发展路径。他提出三大核心建议:一是学习技术语言,掌握AI逻辑;二是坚守人文精神,守护文化多样性;三是理性引导公众认知,避免技术极端化。他以案例阐释,人文学科学生可通过跨学科思维,在效率至上的时代中成为平衡科技与人文的“桥梁者”。

讲座会上,罗保华向学校图书馆赠送了《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等书籍,校纪委书记及学院教师代表接受了赠书,并回赠院长著作和学院纪念品。在提问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探讨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意义、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素养等问题。罗保华先生耐心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并对提问的学生进行了赠书,希望他们能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精神,汲取成长的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让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师生们深入了解了科学家精神及郑氏父子的传奇故事,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追求创新的热情,为学生们提供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求新发展机遇的思考路径。

讲座现场

罗保华向教师代表赠书

罗保华为互动环节学生赠书







下一条:情系海外学子,云端暖心关怀——学院召开境外实习学生线上会议

关闭

中国政府网 | 广西政府网 | 桂林政府网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新闻网 | 桂林生活网

桂林学院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0773-3696703   举报信箱:glxysdsf@163.com
桂林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0773-600078   举报信箱:glxycmyxw@126.com
投诉建议邮箱:ljxycmxyts@126.com  电话:0773-3696366 传真:0773-3696366  招生咨询电话:0773-3696116 (兼传真)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版权所有:桂林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