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继续落实推进“磨课”教研活动,中国现当代与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于5月16日上午在2203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磨课活动系列公开课。本次公开课课程为《中国民间文学》(新开课),聚焦“民间歌谣”专题,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学优化路径。
课堂以“民间歌谣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特征”为主线展开,整体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授课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结合大量民间歌谣实例,系统梳理了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等不同类型民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评课环节中,听课教师对课堂设计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教学内容逻辑清晰、案例鲜活,学生参与度高。针对优化方向,各位听课教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民歌演唱视频、田野采风纪录片等多媒体素材,通过视听结合强化学生对民间歌谣的感性认知;二是进一步凝练课件内容,避免照本宣科,建议通过关键词延展、对比分析等方式深化讲解,提升课堂互动效能。
此次公开课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通过精准的教学反馈为课程优化注入新动能,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中国民间文学》课程现场

教研室老师在课后进行评课总结
责任编辑:惠志蕊
(一审:唐云 二审:李晓蕾 三审: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