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信息工程学院在至善讲堂成功举办“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专题讲座,特邀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廖志贤教授担任主讲。讲座围绕《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概念、设备及网络构建》展开,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廖志贤教授从2008年德国的早期实践讲到2025年北京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系统梳理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指出其“双向流动、开放共享、多能协同”三大特征,并强调这是推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的关键路径。
在关键技术环节,廖教授将智能发电设备、能源路由器、V2G充电桩等核心装备,生动地比喻为能源系统的“翻译官”“交通枢纽”与“蓄水池”。他还结合软件定义网络、5G/6G通信、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阐释了未来能源网络“安全、灵活、协同、经济”的构建原则与智能应用场景。
交流环节中,廖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其团队在电能路由器、无人机供电系统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望了能源互联网与交通、建筑等多系统融合的未来图景。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视野前瞻,有效增进了师生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也为学院在能源与智能控制交叉领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廖志贤教授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