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上午,我院《桂学文化 — 广西故事》课程的师生联合桂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进桂林雁山区陶家村小学,开展桂学文化推广活动,让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广西本土文化魅力。
上午 9 时活动拉开序幕。课程师生首先通过 “民族服饰猜猜看”“广西民歌接龙” 等互动游戏,与陶家村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分享广西民族文化,现场掌声雷动,笑声不断。随后,推广活动按 “故事组”“艺术组”“民俗组” 分组开展:“故事组”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刘三姐以歌传情、瓦氏夫人保家卫国的故事,搭配手绘插画,让孩子们听得入迷;“艺术组” 手把手教孩子们绘制壮锦图案,讲解壮族绣球的象征意义;“民俗组” 则通过图片、短视频和实物(如油茶工具、民族乐器模型),介绍广西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与生活习俗,引发孩子们阵阵好奇。
随后,课程师生与桂林博物馆工作人员、陶家村小学教师围绕 “桂学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创新” 开展座谈。 课程多位学生也分享了参与感受,2022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王嘉伟说:“以前是在课堂上学桂学、在博物馆看桂学,这次变成向小学生讲解桂学,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的过程,让我对桂学文化的传承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提升了沟通表达和教学设计能力。”
此次走进陶家村小学的桂学文化推广活动,是《桂学文化 — 广西故事》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院践行 “校地协同、文化育人” 理念的具体行动。学院始终认为,桂学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 “深入学习”,更需要 “主动传播”,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中小学开展推广活动,既为农村学生搭建了接触本土文化的桥梁,也为课程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平台,实现了 “教学相长、双向受益”。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桂学文化 — 广西故事》等特色课程为纽带,深化与地方中小学、文化场馆的合作,设计更多形式多样的桂学文化传播活动,一方面助力地方文化教育普及,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让桂学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活力,为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课程师生与小学生一起学习桂学文化

课程师生与小学生在活动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