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育实习】我校18名师范生赴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开展教育实习

发布日期:2025-09-18 作者:徐宁 浏览:

二审 三审
摄影

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9月16日,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18名师范生,赴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正式启动为期四个月的教育实习工作。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同步举办实习生欢迎会暨班级管理专题培训,我校两学院带队教师与实习学校相关负责人、指导教师共同参会,为实习生搭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成长平台。

精心筹备迎学子,校地联动共促成长。当日下午,实习生欢迎会在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接待室举行,会议由该校科研副主任覃晓芸主持。实习学校校长陆长明、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教务处、德育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实习指导教师及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以高度重视的态度与热情务实的举措,迎接我校实习生到来。

殷切寄语明方向,责任嘱托催奋进。会上,陆长明校长代表实习学校致欢迎词。他系统介绍了该校办学历史、民族教育特色及近年来教育教学发展成效,强调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载体。他对实习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深耕课堂,主动参与指导教师课堂观摩与教学研讨;二是勤练本领,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班级管理工作;三是锤炼素养,在岗位锻炼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职业认同感。

陆长明校长代表实习学校致欢迎词

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带队教师代表先后发言。他们首先对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为实习生提供优质实践资源与细致保障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实习生提出明确要求:一要珍惜实践机遇,以谦逊态度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二要恪守纪律规矩,严格遵守实习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三要展现校院风采,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完成教学实践、班级辅助等各项任务,力争达到实习目标。

随后,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教务主任陆仙发结合教学实际,从备课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及班级日常管理等核心环节,为实习生开展实操性指导,助力其快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

师徒结对传帮带,专题培训强技能。会议关键环节,覃晓芸副主任宣读“师徒结对”名单,我校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现场完成对接。此次结对不仅构建了“传帮带”的长效机制,更夯实了实习生成长的师资保障,为后续实习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覃晓芸副主任宣读“师徒结对”名单

欢迎会结束后,该校教务副主任刘玉兰以《点亮第一盏灯——与新班主任谈班级管理的艺术》为题,在初中部阶梯教室开展专题培训。刘玉兰副主任结合多年一线教育管理经验,围绕班级常规管理、家校协同共育、科任教师协作等重点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向实习生系统讲解班级管理理念与实操方法。培训内容贴合实际、指导性强,有效提升了实习生对班主任辅助工作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刘玉兰副主任开展专题培训

深化协同育人,助力人才培养。此次教育实习是我校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师范生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其教育教学素养与职业胜任力。未来四个月,我校实习生将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全面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在乡村教育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积累宝贵经验。

培训会现场

(一审:邓克鹏 二审:李晓蕾 三审: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