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三下乡】探寻桂北红土地,青春宣讲续华章——文化与传媒学院红熠新青年服务队三下乡实录

发布日期:2025-07-06 作者:曹依婷 、张紫寒 、徐畅 摄影:叶琛然 张紫寒 曹颖 廖凝琳 徐畅 浏览:

摄影 叶琛然 张紫寒 曹颖 廖凝琳 徐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71日至6日,文化与传媒学院红熠新青年服务队赴桂林红色教育基地踏寻先辈红色足迹,激昂宣讲赓续爱国薪火,队员们辗转救亡日报社、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八百壮士墓、陈光烈士纪念塔、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馆等,通过史料讲解、展馆参观、红色宣讲等方式展开实践,以青年视角诠释桂林革命志士的赤诚信仰,用青春之声号召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

团队成员从自身专业出发,以专业知识记录传播湘江战役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救亡日报社

71日,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来到桂林救亡日报社开展首日的实践活动,在这里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救亡日报社的主要人物---夏衍。这位以笔为刃的文化战士,在这里用文字点燃了无数人的抗日热情,也书写下一段激荡人心的传奇。他在报社残墙书写“笔是刺刀,纸是子弹”,以“墨洒烽火”的坚守,让简陋报社成为抗日救亡的思想灯塔。历史在此照进现实。夏衍先生教会我们,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当世界沉入长夜,仍要作第一个举火的人。穿越八十年风雨,油印机滚动的声响仿佛仍在诉说:任何时代,守护光明的笔杆永不生锈。

红熠新青年服务队队员在救亡日报社进行红色宣讲活动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72日,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来到桂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这座小楼在战争时期承担着中共南方情报中枢重任,情报战场的每一次按键,都是对信仰的忠诚叩击,青苔斑驳的砖墙下,青年们读懂:真正的报国不必喧嚣,坚守每道无形防线皆是星火。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全景

七星公园八百壮士墓

73日,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来到桂林七星公园八百壮士墓。1944 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八百壮士被迫退守七星岩内日军将七星岩团团包围摧毁我军防线但即便在如此绝境下,壮士们依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最后八百壮士全部壮烈牺牲。红熠新青年服务队站在七星公园的 八百壮士之墓抚摸着冰冷的墓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场战斗的惨烈,能听到壮士们震天的呐喊。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将滚烫的青春注入山河脉动,让每一次行动,都成为爱国主义的生动实践。

八百壮士墓

陈光烈士纪念塔

74日,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来到桂林陈光烈士纪念塔。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年仅19岁的陈光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910月,因叛徒出卖,陈光不幸被捕 距离桂林解放仅剩19天,陈光被敌人残忍杀害于桂林北站附近,在奄奄一息之际仍以微弱的声音痛斥敌人:你们可以杀我的肉体,但永远摧毁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陈光烈士的精神始终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我们享受着和平与安宁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他的故事是一位真实的革命者用生命践行信仰的见证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可以战胜恐惧,坚定的信念能够照亮黑暗。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才能让烈士的遗愿在我们手中化为现实。

陈光烈士纪念塔附近碑文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馆

756日,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来到湘江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的生动介绍下,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成为滋养青年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讲解员现场讲授微党课,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湘江战役精神在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先烈们用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更需牢记‘三个务必’,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伟业,这才是对英灵最深沉的告慰。”

讲解员向团队成员讲解湘江战役中的战略布局

在肃穆的展厅中,透过斑驳的文物与史料,团队成员深切感知到湘江战役的悲壮底色——数万红军以血肉之躯铺就长征生路,用生命诠释信仰高于天的铁律。在这里仿佛看到了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崇高精神。这场关乎存亡的突围,在血火淬炼中熔铸出不灭的精神番号:向前!向前!永不言退的冲锋号角,至今仍激荡着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征程。

红熠新青年服务队成员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的合照

次红色之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团队成员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行动诠释忠诚信仰,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将精神富矿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能。文化与传媒学院的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一审:邓克鹏 二审:李晓蕾 三审: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