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召开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3-03-13 作者:孙朵 浏览: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效,310日晚1900点概论教研室在线上召开了第三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成雅贞老师主持,其余教研室成员参加。

本次备课会由孙朵老师分享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设计。首先,孙朵老师回顾了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老师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导入,充分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引出本节课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部分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五四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部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从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五个方面对比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学习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基础。

与会其他老师对孙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来自己对本章内容及教学设计的理解。李会平老师认为在第二章讲授中一定要回顾近代史的内容,把握侵华战争使中国不断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进程和中华民族不断奋起反抗两条主线;熊银老师认为在本章结束时要讲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启示;张常永院长认为要在教学中融入二十大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脉相承的理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