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积极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高度关注“二十大”动态,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当天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线上交流会,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学习、工作情况,针对“二十大”报告内容展开交流,畅谈体会。
院长张常永表示,今天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做的报告,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切感受到振奋和鼓舞,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自豪,为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取得傲人的成绩而骄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担起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带头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三进”工作,做好二十大精神学习和宣传。
副院长吴秋燕表示,今天上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我们国家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赶到骄傲和自豪。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在进行思政课教学、“四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切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曾云莺老师表示,习近平在二十大开幕式的讲话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一名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今后,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帮助学生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把他们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潘济华老师谈到,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赢得了历史性胜利,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诗。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能力,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 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俊涛老师谈到,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思政课教师,要把二十大精神,尽快融入到教材、课堂中去,给学生们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行,为什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巫春红老师说道,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明确宣示了我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领悟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伟大成就、伟大变革和战略新部署,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奋发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