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效,4月21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第六次网络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潘济华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会。
备课会上,张翠方老师对“专题七: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进行教学设计分享。她对2018年和2021年两版教材专题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应讲清国民党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必要性与进步性;讲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与取得的成果;讲清三次“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党通过自身力量召开了遵义会议,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等问题,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湘江战役、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考察广西时重要讲话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增强“四个自信”。
随后,教研室教师对张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亓爱艳老师认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可以从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两方面来总结。包博雅老师认为,可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农民深受地主剥削压迫生活异常艰辛来讲述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教研室主任潘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要非常注意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专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进行备课,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研室线上备课会,各位任课老师更加深入地了解“纲要”课程中“专题七”的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推动“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