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效,11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在1219会议室开展了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备课会由潘济华老师和王少鹏老师分享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教学设计。首先,潘济华老师就第一节和第二节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作了分享。潘老师认为,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在介绍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主要讲述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尤其阐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二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从四个方面阐释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重点是明确做忠诚的爱国者的具体行为要求,包括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王老师认为,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主要讲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改革创新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解释说明了改革创新何以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以及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王老师还列举了很多的最新的典型案例融入其中,以把握其中重点,即明确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的具体行为要求。
与会其他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在把握教材整体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点,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图:集体备课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