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2021年4月8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了2021年春季学期第四次网络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翠方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
在集体备课会上,教研室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对《纲要》课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构想。潘济华老师首先分享了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的教学设计,潘老师围绕“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首先,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次,清政府为挽救统计危机而实行的“新政”,非但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再次,社会危机全方位爆发,民变种类繁多、此起彼伏,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后,革命派的兴起及其活动,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力量。亓爱艳老师分享了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的教学思路,就武昌起义部分,亓老师通过运用详实的史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武昌起义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冯娟老师也就第一节内容分享了她的教学思路,并就“三民主义学说”应在哪个阶段进行讲解提出疑惑,与老师们进行商议。李延老师就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从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最后,教研室主任张翠方老师就第一节的教学设计分享了她的思路,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张老师总结到,集体备课会是一种可以促进教研室任课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重要方式。在集体备课会上,老师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素材,并就教学重难点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有助于任课教师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