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切实加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质量,保障论文撰写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做好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开题答辩对象
2026届本科毕业生
二、开题答辩时间
开题答辩工作须于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二级学院安排。
三、开题答辩组织
(一)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组织, 各学院对指导老师及学生分组,在校学生线下集中开题,校外实习或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校的学生完善请假手续后可采用线上形式进行。
(二)各学院自行组建答辩小组,且须保持组织规范、成员安排合理,通常采用指导教师回避原则,每组包含3或5名教师,一般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组长。各学院须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安排表(附件1),由填报人和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后报教务处备案(同步发送电子版)。各位论文指导教师需提前向学生通报开题答辩的安排和要求,并确保学生根据学院的规定准备答辩。
(三)线上开题由各学院自选开题答辩工具软件。线上及线下答辩过程均需进行录像留存。
四、开题答辩要求
(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及修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设管理系统中开题报告环节等材料的更新上传工作,并及时做出批阅审核,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未完成以上工作的学生不得参与开题答辩。
(二)答辩组师生应按时到场,仪表庄重,严格遵守答辩会场纪律。在答辩期间,禁止随意走动、大声喧哗、吸烟或使用手机,答辩小组成员应全程参与本组的答辩。
(三)答辩学生请自行准备好开题报告定稿纸质版,携带纸、笔或电子设备提前10分钟到达答辩教室准备,答辩过程中认真记录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意见。
(四)各学院须提前为各答辩教师准备好对应答辩学生的开题报告定稿纸质版,已供答辩教师现场使用。
(五)答辩开始前,答辩小组组长需宣布答辩要求及纪律;答辩中组长负责维护会场秩序;答辩结束,组长将根据小组评议向学生宣布结果。
(六)学生应尽量围绕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或价值(创新点)、将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进行陈述。答辩教师应结合答辩学生论文中的概念、观点、方法及论证等,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及意见(至少三问三答)。
(七)对于选题大而空、选题和内容与专业不关联、选题雷同等情况,答辩小组应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学生需尽快与指导教师确定联系,重新完成选题的调整工作。
(八)答辩结论为建议修改的学生需尽快与指导教师确定联系,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后可进入论文工作后续环节;不同意开题的学生,须调整开题报告后按照以上步骤重新参加开题答辩。
(九)各答辩小组在答辩结束后须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记录表(附件2)的填写并签字,连同答辩过程录像交由各学院存档。
(十)各学院原则上安排两个批次开题答辩,不参加答辩者视为自动放弃开题答辩资格。存在以下情况的,取消答辩资格:
1、指导老师不同意开题答辩的;
2、不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开题报告的;
3、有其他违规违法情形的。
教务处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