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金融与法律学院院长以《立法法》课程为主题开展公开课。课堂没有照搬法条罗列,而是用现实案例串联理论,让在场师生对这部“管法的法”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国家保护动物伤人,相关部门却要先逐级请示才能处置——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立法法》该怎么回应?”开课伊始,院长就抛出《野生动物保护法》关联案例,一下子抓住了师生的注意力。她从这个让人唏嘘的现实场景切入,引导大家思考:《立法法》在规范立法行为时,如何平衡规则刚性与现实灵活,避免法条落地时出现两难。
随后,院长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拆解《立法法》核心原则。讲到立法要兼顾利益与人文,她指着交通标识说:“城市里限停、限行规定,不是只算‘通行效率账’,还要考虑市民接送孩子、老人就医的需求,这就是《立法法》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体现。”她还提到,12345热线收集的民意能影响地方立法修订、环保立法时要听企业和居民双方意见,这些都是《立法法》要求立法为民的具体实践。她还对比了部分国家以经济逻辑立法的模式,强调我国《立法法》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像烟花限区域、限时段燃放,都是通过立法兼顾各方诉求,让法律更易被接受、更能落地。

整堂课下来,法条不再是纸上的文字。师生们表示,这样的公开课把《立法法》和现实打通,既学懂了法律原理,更看清了立法背后的民生考量。课后,应用法学教研室专任教师积极交流听课心得,对课堂设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审:李晨雨 二审:谭海练 三审:陈俊杰 责任编辑:陈俊杰
下一条:金融与法律学院金融学赴泰康人寿开展专业见习暨“新金融星火·企业开放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