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研室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近日,智能会计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两场集体听课活动。
首先是范冬英老师的《内部控制》课程,聚焦“内部控制目标设定”教学环节,共探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方向。活动中,范教师以清晰的逻辑图示呈现“目标设定”的层级架构,从企业战略目标延伸至业务层面的经营、资产、报告、合规目标,并结合鲜活案例解析目标设定与风险管控的内在关联。教研室教师们认真观摩,详细记录教学环节中的亮点与可优化之处。课后,教研室随即开展评课研讨。老师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案例选取、知识点的逻辑呈现、师生互动的设计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既肯定了课堂中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教学优势,也提出了诸如增加小组案例研讨、拓展行业差异化目标设定分析等优化建议。
其次,全体教研室教师深入观摩了高艳玲老师《税法2》课程的教学实况,共研个税基础知识点的高效教学方法。课堂上,高老师以“谁要缴税、缴什么税”为逻辑主线,系统解析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类:清晰区分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的判定标准(住所、居住时间);同时,对征税对象的9类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综合所得,以及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其他所得)逐一拆解,结合案例阐释不同所得类型的界定逻辑与申报要求。课后的教研研讨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补充一些案例等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建议。
此次集体听课与评课活动,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通过对《内部控制》《税法2》等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教学过程的共同研讨,不仅促进了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推动了教研室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上的协同创新。



图:智能会计教研室老师集体备课